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yè)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5、如何理解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決定認識。
第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的需要決定認識的產生,也就是說,人們改造世界的實踐需要產生了認識世界的需要。其次,實踐出真知。
第二、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實踐不斷給人們提出新的認識課題,并提供解決新課題的經驗材料。不斷給人們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手段和物質條件。不斷推動人的認識能力的提高。
第三、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的唯一標準第四、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正確認識世界是為了有效改造世界。
6、為什么說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亦稱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第1、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認識離不開客體,人的認識根本上是由客體決定的。
第二、主體對客體的反映是能動的,認識也離不開主體,人的認識要受到主體的生理狀況和精神狀況的制約。
7、簡述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
第1、社會存在是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第二、社會意識是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第三、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于物質的原理在社會歷史領域表現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
社會存在對社會意識的決定性即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依賴性首先,社會意識的產生、變化與發(fā)展都根源于社會存在的發(fā)展變化。其次,社會意識的內容無論其具體形式和水平如何,都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再次,社會意識的階級屬性是對社會存在的中階級關系的反映。
8、怎樣理解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是自然歷史過程?
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第1、相對于自然界,人類社會盡管有其特殊性,但它們本質上都是客觀的物質體系。
第二、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與自然界的發(fā)展相似,都是由其內部固有的矛盾推動,存在一個辯證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
第三、對人類社會同樣可以用自然科學的分析方法精確地進行考察和研究最后、社會發(fā)展與自然界發(fā)展同是客觀發(fā)展過程,但也有區(qū)別。特殊形式,作為主體的人的實踐性和自覺創(chuàng)造性。社會歷史的自然歷史過程和人的自覺活動相統(tǒng)一的過程。
成人高考院校專業(yè)指導專屬提升方案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載自 其它本文關鍵詞:
山東成考網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教育考試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yè)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方式:郵件429504262@qq.com
關注公眾號
服務時間08:00-24:00免費課程/題庫
微信掃一掃